一條鐵路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除了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埋頭畫圖、筆耕不輟,如今,在鐵四院,北斗定位、傾斜攝像、數字地球、智能設計等新科技已經成為勘察設計利器,為現代化鐵路設計探路。
新技術“加持”——從眼看尺量到無人機無人船自動勘察
鐵路設計,勘察是前哨。“考慮到鐵路可能經過這片區域,我們先摸摸情況、看看山勢。”鐵四院焦洛平鐵路勘察技術隊長趙亞祥說完,俯身打開隨身攜帶的大行李箱,取出一架無人機,“過去勘察咱得爬上去,如今可以操作無人機飛過去看看。”
趙亞祥介紹,用于勘察的無人機搭載了具有5個攝像頭的立體攝像機,一次飛行即可實現多個角度圖像采集。這些影像傳輸到后臺的集群計算中心后,即可自動轉化為三維數據。
不到半小時,無人機成功返航,山峰的信息已采集完畢。“這效率,擱以前想都不敢想。”趙亞祥感慨。
20世紀初,鐵路勘察人常用的工作套裝是“兩箱一板”。一箱裝勘測設計資料,一箱裝衣被,一塊模板擱在兩個箱子上,工具就是簡單的皮尺、全站儀、水準儀等。過去的勘察,往往存在測全難、測準難、測快難三大難題,在數據處理上也存在不智能、表達不直觀、只有二維幾何信息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空間信息科學、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5G、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測繪科學技術進步明顯,特別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建成運行后,為智能勘察提供了堅實支撐。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激光點云設備、機載和地面激光雷達、航空航天遙感測繪技術、大型3D實景數字模型制作技術、鐵路快速測量車、無人機無人船等技術和設備大量運用于勘察,推動智能勘測不斷發展。
鐵四院勘察院數智化所總工程師費亮介紹,長距離大范圍地理信息采集一般采用固定翼大型無人機,一次飛行上百公里,一周飛行即可采集全線數據;小范圍精確數據采集則采用小型無人機,攝影分辨率可達5厘米。如遇到植被覆蓋,還可采用搭載激光雷達的無人機,利用激光雷達數據自動還原植被下的地表數據;遇到河流湖泊,則有無人船負責信息采集,它可深入水下100多米,獲取水文信息等。
地表勘測有設備,地下勘察也有機器人助力。鐵四院地路院一所所長李水平介紹,基于地質勘探人工智能管理系統,在配備智能系統的鉆機一線作業中,勘察設計人員不到現場也能獲取勘探情況。
鐵四院勘察院副總工程師閔陽算了一筆賬,在新技術的助力下,初測階段可縮短工期約30%;定測階段可減少外業人員規模30%,縮短工期20%。算下來,初測階段每公里可節約人工成本1.12萬元,定測階段每公里可節約人工成本2.53萬元,平均每年可減少數千萬元成本。
數字系統智能選線——1小時可從上千個方案中選出最優路線
勘察結束,數據全都匯聚到了鐵四院后臺數據湖。數據量有多大?“這需要以TB(太字節)計算。”費亮說。
海量的數據經過鐵四院后臺處理系統的編譯、整理、匯總,最終將生成逼真的影像。費亮形象地說:“這相當于把地球‘搬’進電腦,形成了‘數字地球’——地理地質信息系統。”
說話間,鐵四院“數字地球”負責人劉祾頠打開了“數字地球”演示:“你看,可以不斷放大圖像,分辨率可達5厘米。”隨著劉祾頠不斷操作鼠標,每一座山峰、每一棟房屋的立體圖像都清晰可見,甚至連山峰的高度、坡度,房屋的長、寬、高等信息都能一一顯示。
“數字地球”與普通的全景地圖有何不同?劉祾頠解釋,普通軟件里的全景地圖往往只有建筑物、山川的俯拍影像,其他角度的信息由系統虛擬形成,而“數字地球”里的建筑物每一面都有逼真的影像和確切的數據,方便后續線路設計。
“數字地球”還是一個實時共享平臺,不同專業不同工種的人員可以同時上線操作,即時獲得最新數據,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協同成本。
依托“數字地球”,鐵四院還開發出智能選線系統,只要輸入起點、途經點、終點,人工智能就能自動設計線路。
“從A點到B點應該怎么走,系統1小時即可生成方案群,并從上千個方案中選出最優的5個方案。”鐵四院智能選線系統負責人彭先寶說,傳統的鐵路選線設計主要依靠線路工程師識別圖紙上的相關信息,然后在設計軟件里布設線路的空間位置,一條線路方案的擬訂往往需要半個月以上。
這個計算過程有多難?人工智能系統需要從上億選項中選出最合適的點。
“如此龐大的計算量,意味著智能選線系統設計時要像人類一樣思考,及時排除無效選項。”彭先寶說,“我們將鐵四院數十年的鐵路設計經驗、方案都交給系統學習,讓它也成為成熟的設計師。”
智能選線的效果如何?
鐵四院線站院副總工程師李其龍介紹,院里組織過一次人機選線對比,機器和人工分別對同一段線路進行選線。“結果表明,系統能挑選出人工意想不到的線路,提供新的設計思路。”李其龍說,系統甚至還能設計出橋隧比更低、成本更優的方案。
如今,在鐵路線路方案研究過程中,一般先由系統智能選線,設計師在機選方案的基礎上再調整優化,計算機將調整后的方案作為指導,重新生成線路方案群,不斷迭代,直到得出綜合最優方案。
設計方案一鍵生成——1分鐘即可完成100公里線路的三維設計方案
對一條鐵路的設計而言,確定線路走向,僅僅完成了第一步。后續,站場、橋梁、隧道、路基、接觸網等10多個領域的設計人員還要協同作業,最終形成三維立體施工圖紙。
劉祾頠舉例說,一座橋梁是采用懸索橋、斜拉橋還是其他類型,都需要反復計算比對。如今,鐵四院的綜合選線系統推出了更先進的功能,設計師輕點鼠標,系統就可在1分鐘內生成100公里線路的三維設計方案。
“你瞧,系統在這里選擇了斜拉橋。如果設計師根據經驗,覺得懸索橋更適合,還可修改設計參數生成懸索橋方案,系統將立刻給出兩個方案的數據比較結果,供設計師參考。”鐵四院線路設計師李帥說。
系統的智能程度超乎想象。設計站房時,系統將自動根據所在縣市的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匹配站房規模,依地勢完成結構設計。當發現線路離居民區較近時,還會主動加裝聲屏障,并同步測算加裝聲屏障后的噪聲分貝,自動判斷是否符合規范。
在設計師眼中,這套系統除了能大幅降低勞動量,還是溝通的法寶。一條鐵路的建設,除了考慮地理因素,還涉及地區規劃等內容,需要與發展改革、交通、水利、農業等多個部門對接。
“我們需要與多個部門進行溝通。以前繪制的方案往往是二維圖紙,較為晦澀。”李帥介紹,如今有了智能系統,可以直觀地展示。有關部門提出修改建議,也能現場操作,1分鐘就能看到新方案,助力設計工作高效推進。
劉祾頠介紹,這套系統集成了海量的數據,能夠進行復雜的計算。經過不斷優化設計,如今系統已做到TB級數據加載無卡頓,普通計算機也能運行,這讓設計師充分享受到人工智能的便利。
從打通西南崇山的宜涪高鐵,到海陸聯運的平鹽鐵路,再到助力中部地區崛起的合武高鐵,這套智能系統已在20余個項目中成功推廣應用。
【編輯:楊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