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世界最深海底高鐵隧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國產盾構機“深江1號”盾構機繼掘進至海平面下100米深處后,又攻克490米斷裂帶風險區間施工,即將抵達最低點海底106米……
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劉福昌 攝)
就在一個月前,5月16日,在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開挖直徑14.57米的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甬舟號”從目前國內最深盾構工作井乘勢始發,開啟了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盾構掘進,將經歷24次軟硬地層變換,“長途跋涉”后與另一臺盾構機在海底“約會”,刀盤對接誤差不超過2厘米。這是目前世界地質條件最復雜、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之一。
淺淺一灣海峽,阻擋不了建設者的腳步。這一項項世界紀錄的打破,標志著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建設者正將中國海底隧道施工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首次挑戰海底盾構隧道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挑戰海底深隧,沖擊世界之最,是什么給了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建設者底氣和勇氣?
誰能想象,十年前,中鐵十四局在海底盾構隧道施工領域剛實現從“0”到“1”的突破——
2014年12月,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段工程正式開工。這是我國首條穿海地鐵盾構隧道,也是中鐵十四局承建的第一條海底盾構隧道。
海底隧道位于廈門西海域,下穿主航道,面臨孤石群、斷裂帶、疊落石、基巖突起,如“地質博物館”,在這樣的地層施工可謂步步驚心,讓無堅不摧的盾構機多次受阻。
液壓割鋸“切小”巖石、人工進倉清理、海上爆破處理……建設者駕駛兩臺復合式泥水平衡盾構機,挑戰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累計換刀700多把,高壓進倉3475倉,人工和爆破處理孤石累計3000多立方,2019年3月才挖通了這2800米的雙線隧道,整整用了1137天。這在國內隧道施工史上罕見。
廈門地鐵2號線穿海盾構隧道貫通(劉福昌 攝)
這一次在海底的艱難鏖戰,中鐵十四局創新突破了國內首次海上孤石及基巖凸起處理、國內首次海底冷凍法施工、國內首創在泥水盾構采用衡盾泥保壓等6項施工技術,總結形成“海域復雜環境地質條件下海底地鐵盾構隧道成套施工技術”,為后續海底隧道建設積累寶貴經驗,儲備了重大關鍵技術。
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破解更大直徑、更長距離掘進難題
隨著時代發展和技術進步,中國海底隧道建設開啟加速度。此時在大江大河歷練多年的中鐵十四局,憑借著先發優勢,迎來在廣袤的海域之下施展拳腳的更多機會,同時也在一次次海底掘進中,提升技藝本領,積攢實戰經驗,推動海底盾構隧道施工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
每一次穿越海底,是對已知技術的檢驗,更有新技術的創新突破。
今年3月,國內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穿海高鐵盾構隧道——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順利貫通。在既有施工經驗和技術的加持下,開挖直徑14.33米的“永興號”盾構機歷時991天過海穿城,相繼攻克了長距離復雜海底地層、刀具磨損嚴重、泥水環流系統堵塞等技術難題,成功打通7551米長的隧道,確保了毫米級沉降控制,推動研究并掌握了“大直徑長距離跨海高鐵盾構隧道施工”控制成套新技術。
施工引領制造推動穿海“利器”自主研制
海底盾構隧道施工技術的優化升級和反饋,推動著盾構機自主研發的快速更新迭代。
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全線長距離下坡掘進,下穿多條主航道,穿越13種地層、5種復合地質、17條斷裂帶,最大埋深106米,海水水壓10.6巴,施工挑戰極大。
為應對大埋深、高水壓帶來的挑戰,中鐵十四局結合多年施工經驗,成功研制國產大直徑盾構機“深江1號”,采用雙盾殼設計,設置4道加強型盾尾刷,整機最大耐壓能力達12巴,在國內尚屬首次,大大提高了盾構施工在海底超高水壓下的適應能力。目前,隧道已累計掘進3440余米,正在向著終點發起沖刺,國產盾構機也在實踐中接受檢驗。
“甬舟號”盾構機始發現場(馬婧波 攝)
已始發掘進的“甬舟號”盾構機也是中鐵十四局針對海底隧道復雜的施工特點,量身定制的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盾構機進行了6項創新設計,采用重型帶壓刀盤設計,較常規刀盤增加了70把滾刀,增重100多噸,并在世界范圍內首次研發應用滾刀磨損智能監測系統,刀盤耐磨性、破巖掘進能力更強。
向智能、綠色發展引領海底隧道建設未來
在膠州灣,作為世界隧道建設史上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道路隧道長度最長的重大工程,膠州灣第二隧道剛被列入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名單。隧道盾構段穿越多處破碎帶和上軟下硬地層,長距離在硬巖掘進,最大水壓達到9.6巴,盾構機將在海中接收及洞內拆解,施工復雜程度極高。
中鐵十四局正應用伸縮式主驅動、伸縮式開挖倉監視系統、SAMSON保壓系統等一系列智能控制手段,突破海底隧道智慧建造與施工控制的技術難題,持續推進中間服務隧道“國信號”盾構機穩步安全掘進,為“緊跟其后”的主線隧道“海天號”超大直徑盾構機掘進探路指引。
長大隧道施工,加強通風管理、實時監測內部空氣質量是關鍵。目前,兩條隧道內共裝配有3臺大功率、高性能軸流風機,通過3條柔性風筒進行壓入式通風,風機全程采用變頻運行,實現風機節能。同時,兩臺盾構機上還配備氣體自動監測系統,以及煙霧感知、數據參數異常報警防護裝置等,對隧道內空氣質量和消防安全進行監測預警。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價說,該隧道的建設將極大提升我國海底隧道修建的技術水平,并將引領世界超長海底隧道未來。
從膠州灣到湛江灣,從廈門西海域到珠江口入海口……中鐵十四局第11條穿海隧道已然啟航。十年摸索潛行,越戰越勇,中鐵十四局不斷推動中國海底隧道施工關鍵技術和裝備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突破升級,不斷演繹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故事,打破海域天塹,聯通一條條海底交通“大動脈”,為海峽兩岸交通網絡空間拓展提供全新技術方案、創造諸多可能。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