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商南,毗鄰河南,與湖北接壤,是秦豫鄂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秦東南一座盛名遠揚的紅色土地,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秦嶺封面。秦嶺封面隱藏的金絲峽,群山環抱,溝壑縱橫,重巒疊嶂,流泉飛瀑,山跟山很近,路跟路卻很遠。這里就是我的家鄉。
上世紀70年代,我還在讀小學時,街道上的高音喇叭里,經常播放電影《青松嶺》的主題歌,“長鞭哎一呀甩吔,叭叭地響吔,趕起了大車出了莊哎嗨喲”……歡快的旋律像一盞燈火,點亮了我少年時候的夢想。每當踏上通往學校的羊腸道,我就夢想著有朝一天,家鄉也有一條通行三匹棗紅馬牽引大車的路,瀟灑的車手,揮動長鞭,叭叭作響,劈開重重霧,闖過道道梁,沿著出村的大道奔遠方。
有一條大路,坐上大馬車,走出大山,我的夢想是如此單純而又強烈。
第一次走出大山,是1978年12月1日。那一天,我胸戴大紅花,走出家鄉瑤溪溝那條荊棘叢生、蜿蜒曲折的小路,乘汽車、坐火車,一路顛簸六天七夜,來到天山深處的阿拉溝,成為一名光榮的“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戰士。一路上我見識到山外的原野是那么寬闊、那么博大,山外的城市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車。從那時起,我明白了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條鐵路、公路等待我們去修建。
春去春又來,我們中鐵十五局修建的鐵路、公路,就像一條條脈絡,深深編織在祖國的大地上,但這些遠遠滿足不了國家發展的需要,更多時候體現于人們出行的艱難。
1986年元月,我從中鐵十五局四公司京廣鐵路改建工地上回鄉探親,從石家莊到西安,10多個小時的火車,我幾乎腳不著地,被一路架空“擠”到西安。凌晨3時,我匆忙趕到汽車站,經過2個小時的排隊等候,十分幸運買到當天發往商南的汽車票。
從西安到商南240公里,途中要翻越秦嶺。居住在商洛山區的人們知道,秦嶺是我們回家路上最大的障礙。山高坡陡,冬天路面結冰,一路上時常見到滑倒在路邊的車輛。每次翻越這座高山,都得三四個小時。遇到雨天路滑,常有大貨車拋錨擋道,堵住一長串過往車輛,一堵就是一天甚至還要在山上過夜。好不容易到了商南,還得馬不停蹄去搶購到金絲峽的車票。
盡管那時回家的路艱難無比,但我還是渴望能坐上回家的班車。更多時候買不到車票,那就走路吧!再大的困難,也抵不住思鄉之情。有幾次我是早上5點左右從商南出發,晚上十多點到家。因為這是一段50多公里泥土公路,遇到雨天,就不能正常通行。
時光飛逝,通往家鄉的路,從羊腸小道到砂石鋪就的公路,再經歷改道修成水泥路,一路滄桑一路變遷。特別是滬陜高速西安至商南段開通后,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翻越秦嶺需要三四個小時,而現在,一條條穿越秦嶺的隧道,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穿山而過了。從西安到商南的車程,由原來最長十幾個小時,到后來四五個小時,現在,只需要2個小時,而這一段高速公路正是鐵建員工拼搏奮斗的結果。
2014年,家鄉按下交通建設的“快進鍵”——村村通、戶戶通公路修建熱火朝天,散居在大山深處的人家,水泥路鋪到家門口。2015年,從金絲峽高速公路出口到七里碥一級公路的擴建,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原生態自然風光驚艷面世,而進入家鄉瑤溪溝那條荊棘叢生的
羊腸道,如今已經打造成為吸引外地游客的景觀路。世居深山的人們,
真正享受到便捷交通帶來的幸福生活。
回望故鄉,模樣一變再變。不僅家鄉瑤溪溝的路越來越通暢、美觀,商南縣也已實現進京入滬全程高速。依城而過的西南鐵路一再提速,西十高鐵正在建設之中。這些通向四面八方的路,是中國鐵建為當地打造的脫貧路、致富路,而我作為鐵建一員,參加修建的一條條公路、鐵路,同樣成為書寫在祖國大地上最浪漫、華麗的“詩和遠方”。
“曾經,夢想著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世界;曾經,夢想著回家的道路平坦而通暢……如今,夢想已經成真,天塹已成通途。平坦的路,寬闊的路,嶄新的路,一條條家鄉的路,折射的是變遷,實現的是夢想,通向的是幸福!”
前天,當我看到報紙上這段話時,忍不住眼睛模糊了,自豪自己見證了這個偉大的時代。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一個新起點,在新的征途上,我們將揚鞭再出發。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