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生命禁區首條鐵路——哈羅鐵路建成通車。時至今日,整整十周年。
哈羅鐵路(中鐵十四局三公司 供圖)
“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顧影唯一,口腹干焦,幾將殞絕,四顧茫然;夜則妖魑舉火,燦若繁星;晝則劣風擁沙,散如時雨。”這是1300年前對羅布荒原絲路古道的記述。10年前,中鐵十四局三公司的一群“鐵建藍”就在這里建起了一條經濟長廊——哈羅鐵路。
3000多名建設者、600余臺運輸車、100余套配套設備、72輛施工用水保障車,無水、無電、無信號,他們與大自然進行了一場生死較量。
哈羅鐵路北起蘭新鐵路的哈密南站,沿途經過花園、南湖、沙哈、巴特、鰱魚山、黑龍峰、多頭山、東臺地、羅中9個車站,直接挺進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羅布泊,正線全長373.8公里。
這里是亞歐大陸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00倍,極度干旱的生命禁區,將近10萬平方公里的雅丹、荒漠,相當于三個海南省的土地面積……就是這樣艱苦的環境,一個平均年齡為30歲的團隊卻毅然“駐扎”到這里。
2010年3月3日,哈羅鐵路(哈密至羅布泊)開建,中鐵十四局三公司勇擔重任,出師大西北,并以他們無堅不摧的力量,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295公里長的哈羅鐵路,設置了6個工區,施工沿線沒有一滴淡水。春、冬兩季風沙漫天,10級以上的大風嚴重影響施工,甚至威脅到職工的生命安全。夏季氣溫高,紫外線強烈,地表溫度高達70多度,全線沒有一抹綠色,沒有生命的跡象,沒有手機信號,這都為正常的施工甚至生存帶來巨大的挑戰。
“不長一根草,風吹石頭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極為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曾經是探險者的樂園,卻成了鐵建人戰天斗地的第二故鄉。面對艱苦的施工環境,廣大職工發揚鐵道兵“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光榮傳統,經受了大風、狂沙和塵暴的襲擾;經受了夏季地表溫度高達70多攝氏度的烈日;經受了冬季狂風、極端低溫零下30多攝氏度的寒冷,堅持工作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眾志成城,挑戰極限,迅速掀起大干高潮,如期突破節點工程,施工生產突飛猛進。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建設者們依舊苦中作樂,他們在工區自發開辟出宣傳欄,加油打氣,提振士氣,“我們的宣傳欄是大家用廢棄鋼筋焊接的,平時大家都愿意寫點東西貼到宣傳欄上,抒發感情。”曾在哈羅鐵路建設過的韓凱凱介紹道。
講起哈羅鐵路,剛畢業第二年就來到哈羅鐵路項目負責宣傳的宋珊打開了話匣子,“六道風、戈壁雄獅、橙色先鋒報……各個工區自發地創立起了工地小報,每個工區都有各自的特色與文化,文化墻自己刷、宣傳欄自己做,項目部還有一個總報‘情系哈羅’,每月一期,我負責編排,每個科室供稿,記錄下我們在哈羅鐵路記憶深刻的瞬間……”
宣傳欄(宋珊 供圖)
“雖然我們環境艱苦,但是沒有人放棄,每個人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每個工區都會給新學員過生日,在閑暇時間為大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希望能在這茫茫戈壁中始終讓職工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哈羅鐵路項目書記聶井申回憶道。
為新學員過生日(宋珊 攝)
各個工區還為新學員開設學習課程,試驗、測量、工程技術、計劃成本、宣傳……項目部確立了“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邊學邊用,邊用邊學”的人才培養方針,白天在施工現場,晚上對大家講授課程,讓新學員對每個領域都有所了解,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
集體學習(宋珊 供圖)
“阿聯酋項目負責人李長偉、昆楚項目負責人趙亞龍、昌吉州管理中心項目書記劉敏生、天隴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建棟、南玉鐵路六律邕江特大橋工區技術負責人韓凱凱……”聶井申細數著這些當年共同奮斗的“戰友”,“他們都是在哈羅鐵路建設中成長起來的。”
除了惡劣的環境,哈羅鐵路在施工過程中也遇到了技術難題,哈羅鐵路穿越“死亡之海”羅布泊鹽湖區,上千年來被視為不可逾越的死亡地帶。該線路地表呈褐色,局部裸露的殘丘呈現“雅丹地貌”,地表以下巖土為層狀分布的白色晶體,無常規路基填料,必須用巖鹽填筑,這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第一次嘗試以硫酸鹽巖填筑路基。
“巖鹽填料富含硫酸鹽、鈣芒硝等,遇淡水極易溶解,一旦遭遇雨水天氣,淡水侵蝕巖土,造成路基不穩,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由于線路經過區地表鹽殼下存在水平孔洞,地表鹽殼起伏較高,且可能存在體積較大的溶蝕孔洞,路基填筑后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沉降,特別是鐵路運營后,路基和地基在列車動荷載的作用下,甚至可能會出現塌陷。”在哈羅鐵路硫酸巖鹽路基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申請表中這樣記錄著。巖鹽路基施工技術創新被原鐵道部列為攻關項目。
為了解決此項難題,建設者成立“巖鹽路基施工技術”課題研究小組展開攻關,查閱國內外類似工程的施工方案,經過半年時間,通過22遍的反復試驗、探索和分析,終于確定“五步巖鹽路基施工法”,總結出巖鹽路基的最佳含水量和壓實參數,使巖鹽路基填筑向成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順利突破鐵路巖鹽路基課題,填補了國內巖鹽路基施工技術空白,2012年,這條國內最長的用鹽巖進行路基填筑的鐵路通車運營。
曾經的古絲綢之路在建設者的建設下,架起了一條經濟長廊,使不毛之地的羅布泊崛起了一個人類據點。每五天就有六七百人進出此處,常住在這里的人口超過三千人。哈羅鐵路幫助羅布泊從“死亡之海”到產業高地,為鉀肥的運輸提供了充足的運力保障,緩解了我國鉀肥三分之二依賴進口的局面,打破了長期以來國際鉀肥巨頭的壟斷,極大提高了我國全球鉀肥市場的話語權。同時,對加快南疆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我國東西部地區優勢互補,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以及完善區域路網結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如今,哈羅鐵路通車已經10周年,這十年是“十二五”“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的十年,這十年是中鐵十四局在新疆快速發展的十年,這十年也是中鐵十四局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十年。
正是在哈羅鐵路的建設,錘煉了干部隊伍,鍛煉了技術團隊,淬煉了管理文化,夯實了發展根基。中鐵十四局會戰哈羅鐵路的過程,涌現出了多個先進集體,形成眾多技術創新成果,被大家傳頌為“哈羅團隊”“哈羅文化”進而總結成為“哈羅精神”。以哈羅精神為原型,整合了中鐵十四局征戰霍爾果斯口岸鐵路、托烏公路、阿喀高速的建設過程中的管理文化,提煉出了“四種精神”管理文化,即“團結協作、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率先發展、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強企富工的致富精神。”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和強大精神支撐。
此后,他們先后在新疆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的任務,90天完成的霍爾果斯口岸鐵路、創造額哈奇跡、100天完成吐魯番擋風墻建設,24天完成石河子8條城市主要道路改造……
如今,鐵道兵的傳承者們,又扎根這片沃土,辛勤耕耘。托烏公路、阿喀高速公路、額哈鐵路、中泰鐵專、烏紫公路、疏英公路、墩旱公路、連霍高速、烏魯木齊管廊、南疆鐵路擋風墻……十年來,哈羅鐵路的建設者們依舊堅守在建設祖國的崗位上,延續著鐵道兵的故事。他們在祖國的邊陲創造了奇跡,為加速祖國交通線路的“成長”努力。
今天,是哈羅鐵路通車十年,向建設者致敬!
【編輯:釗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