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鐵路橫架一方,一列火車翻山越嶺。歷經5年鏖戰,中鐵十七局二公司參建的興(國)泉(州)鐵路清流至泉州段即將開通運營。
興泉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普速鐵路網海峽西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貨共線的國家Ⅰ級電氣化鐵路,全線正線運營長度496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起點為全國著名的蘇區模范縣江西省興國縣,終點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福建泉州,共設33個車站。
作為主要服務閩贛兩省革命老區的鐵路,興泉鐵路可以暢通東南沿海經濟區與中西南地區的鐵路往來,與京九鐵路、浦梅鐵路、贛瑞龍鐵路等形成原中央蘇區鐵路環線,結束寧化、清流、明溪、大田、德化、永春不通鐵路的歷史,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活血通絡”,促進自然人文景觀和文化資源“走出去”。
攻克“七十二變”復雜地質
將軍寨隧道(田玉良 攝)
興泉鐵路穿越福建境內武夷山、戴云山兩大山脈,所經之地多為“路隘林深苔滑”的深山密林,全線橋隧比高達87.05%,施工難度極大。二公司承建的興泉鐵路(寧泉段)4標工程,正線里程全長36.0公里,其中將軍寨隧道全長10077米,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將軍寨隧道最大埋深375米,斜井圍巖主要為泥化夾層,遇水軟化、變化頻繁,掌子面開挖過程中易發溜塌、突泥,嚴重影響開挖進尺。
對于不良地質段、富水軟弱圍巖地段隧道施工環節,項目建設者靈活采用超前鉆探、地質雷達等超前地質預報預測手段,一步步摸清巖石的“脾性”;制定“富水軟弱圍巖地段突泥涌水應急預案”,做到提前預判、科學施工,有序開展隧道加固、支護,攻克了隧道軟弱圍巖和變形控制難題,出口段成功下穿既有鷹廈鐵路路基段,為清流至泉州段順利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機械軍團見證追光“隧”月
機械化作業隊(田玉良 攝)
項目在全線率先推廣隧道成套機械化工裝配套,打造武裝到“牙齒”的機械化施工團隊。在將軍寨隧道配置了三臂鑿巖臺車、濕噴機械手、多功能作業臺車、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水溝電纜槽移動模架等配套設備,形成了超前地質預報、鉆爆開挖、噴錨支護、仰拱、二次襯砌等9條機械化配套作業生產線,配合應用鐵路工程管理平臺、物資材料管控采用物料驗收系統、混凝土調度管理系統,著力加強隧道施工機械化、專業化、工廠化和信息化水平,達到了“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的高機械化管理目標,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程進度,降低了成本。
聯合黨支部一路“披荊斬棘”
臨時聯合黨支部(田玉良 攝)
按照中鐵十七局黨委部署要求,項目黨支部聯合建設、設計、監理等單位,組建了興泉鐵路將軍寨隧道臨時聯合黨支部,緊密圍繞項目關鍵線路控制性工程將軍寨隧道工期、安全、質量、環水保等工作,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項目施工生產平穩有序推進營造了良好內外部環境。
項目僅用100天就完成洞內全部無砟軌道施工,同步進行剩余附屬工程及克缺整治等建設工作,多次獲得業主單位下發的“質量安全綠色通知書”,成為全線首家因黨建促進施工生產而獲得“綠牌”的單位,被福建省發改委、省重點辦評為福建省重點項目參建單位業績信用登記“A級企業”。
【編輯:顯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