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何杰和同事們起了個大早,在中鐵十七局二公司幾內亞馬西鐵路項目部升起了國旗,注目凝望。當國內大多數人還在沉睡時,何杰已經像往常一樣起床洗漱完畢,驅車趕往工地現場,開始緊張忙碌的一天。
不久之前,他接到公司人力資源部通知,讓有著9年海外翻譯經驗的他去幾內亞。雖然他早已辦好了幾內亞簽證,但聽到這個消息后,他爽快地答應了,并提前結束了在國內的假期。
“陪伴家人的時間雖然不多,但為了企業開辟新的市場,我愿意和兄弟們戰斗在一線。”但這個決定卻沒有獲得身邊朋友的理解,“疫情那么嚴重,有意外怎么辦?”“幾內亞經濟條件很落后,你能受得了嗎……”在一片質疑聲中,何杰卻有條不紊地開始打疫苗、收拾行李,提前對當地的勞動法、財稅法等法律進行搜集整理,對社會人文、自然環境、交通、輿論、政治等因素進行風險分析。當把厚厚一摞資料收拾進行李箱時,他釋然一笑:“又要開始新的挑戰了。”
空蕩蕩的國際區和人來人往的國內區,對比鮮明。因為疫情,這次行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艱難。他和同事們武裝到了牙齒——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還有防護罩,在國際段和幾內亞段行程全程要不吃不喝,不觸不碰,不能擦汗,不能上廁所。看著手機上閃爍不停的微信提示音,經過30多個小時飛行,他將與熟悉的祖國漸行漸遠。
自從踏上幾內亞的土地,他仿佛在朋友圈消失了一般。這里的落后幾乎刷新了何杰的認知,缺水、斷電是常事,生活物資極度緊缺,還經常沒有手機信號。他和同事租住在距離項目較近的平房,整個屋子只有一張小床,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我很熱愛自己的工作,當初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駐外翻譯,再苦再累我也會堅持下去。”翻譯是對外的一扇窗戶,何杰每天不僅做著本職工作,還兼職辦公室、人力資源、法律聯絡,對當地勞務、物價成本進行調研,忙里忙外采購項目所需生活用品。車輛奔波在泥濘的土路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焦黃的土地、樸實的人民,他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祖國強烈的思念,也懷揣著建設工程的使命感。
“為什么其他國家的人都從幾內亞撤離,而你們中國人卻要過來?”當地黑人朋友疑惑地問他。何杰堅定地說:“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在危難時刻我們會和大家在一起并肩奮斗,修好幾內亞人民所期待的鐵路。”
在空閑時間,他總會同當地人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變化,用手機上的視頻給他們展示中國高鐵、移動支付、刷臉出行……那些面孔流露出的向往和羨慕的神情令他難忘。一個小姑娘天真地說,你給我們唱首歌吧,何杰笑了笑,唱道:“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