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邊開礦,有著十分嚴格的環保要求,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整個礦區只有上水沒有下水。”在青海省化隆縣牙什尕鎮附近的中鐵二十一局青海分公司化隆砂石礦區的工地上,28歲的專職安全員姚向南每天早上一上班,就開始安全生產巡查,每到一處,他都要提醒,“任何污水都要處理后循環利用,絕不能排到黃河里去”。
在黃河邊上開礦,環保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近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駐化隆縣,礦區上下正嚴格對標相關要求,全面檢視礦區生產生活全鏈條環保工作,姚向南在巡查中更加一絲不茍。“環保督察是督察更是鞭策,要抓住這個契機,進一步全面提升全礦環保能力建設,打造名副其實的綠色礦山。”礦區負責人李秀山說。
砂石廠內景(中鐵二十一局 供圖)
中鐵二十一局化隆砂石礦區距離黃河1.5公里,該區域砂石資源富集,而要生產出市場需要的建筑砂石成品,需要把砂石原料清洗、按標準破碎,此間,會產生大量的耗水和污水。可按照相關環保要求,礦區不能向黃河里排放任何污水。近年來,該礦年輕團隊集中攻關,以污水循環利用為突破口,開辟了砂石礦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新天地。
“我們在生產流程中設置四臺壓濾機,在泥水中加入藥劑,在壓濾過程中讓泥和水分離,水沉淀后循環利用到生產環節。”36歲的劉鵬舉是礦區生產運行和安全環保負責人,在他看來,礦區的環保要求必須體現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和每個崗位的實操中。
劉鵬舉和團隊成員一邊學習環保標準,一邊鉆研生產流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落實。經過一番探索實踐,目前,礦區環保措施已體現在全部流程中:生產車間全封閉運行,采用濕法作業,車間頂部主要區域設置大量噴淋裝置,將生產用水處理后循環用于降塵,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環境污染;礦區原料合成品運輸中,該礦在主要道路設置噴淋設備,將處理過的生產用水循環利用到降塵中去。
礦區每天有上百人參與生產管理,生活用水也是環境污染的潛在風險。為解決這個問題,礦上專門裝配了生活用水凈水系統,生活區污水經過凈化后用于周邊環境綠化和道路噴淋,礦區每年組織員工在生活區和道路兩旁植樹種草,昔日干旱荒蕪的砂石坡上已留下片片新綠。
污水處理設備(中鐵二十一局 供圖)
除生產運行環節,礦區生態恢復也是這個砂石礦重點努力的方向。在礦區,除了運料的車輛,還有不斷駛出的滿載泥土的車輛。劉鵬舉介紹,這些泥土是壓濾機上分離出來的泥土,專門運到開發過的區域進行集中填埋,然后按一定厚度進行平整,之后將全部種草綠化。
礦區開發前是向陽的砂石山,植被稀少,經過泥土填埋和平整綠化,部分區域已完全恢復了植被,昔日荒蕪的黃河灘上出現了大片綠意。“雖然還在礦區開發的第一期,但我們已經專門預留了生態恢復資金,接下來將邊開發邊恢復生態,完全有信心讓開發過的礦區綠起來。”李秀山說。
一整套的措施,確保了整個礦區生產高效節能環保,以往印象中塵土飛揚的礦區顯得干凈整潔。“對標世界一流,實現創造價值,目前我們每天生產3000多方砂石,每方需補水0.1噸左右,這都得益于打造了一條節能環保的綠色生產線。”在李秀山看來,正是這套科學高效的綠色生產線,讓90%的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真正確保了只有上水沒下水,不往黃河里排一滴污水。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