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洞工區請注意,臨時接到通知,附近3個標段近50名管理人員組成的觀摩團,將于2個小時后到達施工現場觀摩。現場保持正常施工,管理人員按既定標準準備觀摩物品。”這是中鐵十七局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三標項目七星坪隧道1號橫洞本月迎來的第4次觀摩。
觀摩現場(蔣婉 攝)
“原來只知道隨機抽查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不接受陪同‘三不原則’,如今的觀摩也是‘三不’,我們一直堅持標準化施工,隨時經得起‘考驗’。”分部經理羅海翔笑著說道。
西渝高鐵是“八縱八橫”高鐵通道網中京昆、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接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鐵十七局承建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三標,負責四川達州至重慶開州“三隧”“三橋”“一路基”全長22.929公里的施工任務。
自開工建設以來,項目認真按照上級單位關于施工標準化的通知要求,積極對接業主及設計單位,確定洞口標準化施工方案,在多次檢查和觀摩中脫穎而出,成為康渝段學習借鑒標準化施工的典范。
優化設計,走好標準化施工第一步。七星坪隧道1號斜井洞口原設計位于山脊上,洞口山體陡峭、場地狹小,進洞口位于兩側山溝交匯山脊前緣,溝底匯水面積大,施工平臺填筑困難,且洞口位于巖堆體上,需增加抗滑樁等加固措施,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項目成立技術小組,通過現場踏勘,將洞口位置向左側移動約113米,采用零開挖進洞,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洞口原始地貌的影響。同時,綜合考慮場地、綠色施工、工期進度,對七星坪1號橫洞、2號斜井洞口位置進行了變更,為標準化施工提供先決條件。
喊話系統(蔣婉 攝)
信息加持,豐富標準化施工新構成。項目嚴格落實關于建設信息化工地的要求,將信息化系統從工地同步到項目部,信息化視頻系統轉接到項目會議室及防汛值班室,項目管理人員可隨時查看施工現場情況,對現場情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隨著隧道施工的推進,對講機在隧道中頻繁出現信息不穩定情況,為保障通訊穩定,項目在隧道內拉設通訊專線,在掌子面、洞口等多個位置設置喊話系統,洞內人員可一鍵聯通信息化工作室,匯報洞內情況,完善了項目應急管理體系和日常管理通訊方式。
聚焦創新,打造標準化施工新亮點。受重力和材質的影響,隧道通風風帶一直存在著長期使用下垂變形、積水等問題。七星坪隧道全長13.669公里,屬于長大隧道,工期長達6年,對通風風帶使用壽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為提高使用壽命,項目嚴格把控風帶材質,并創新拱形風帶架,通過拱形結構改變風帶受力點,減少下垂變形,同時解決了晝夜溫差導致的風帶內積水問題。風帶架下端布設一圈燈帶,有效避免夜間施工失誤損傷風帶。
此外,為了進一步優化施工環境,項目在細節上下足功夫,僅燈帶亮度就調整了不下十余次,充分考慮工人施工照明、行車照明需求,避免車輛與燈帶照明形成照明死角,影響行車安全;隧道內實行人車分離,人行道和車行道界限清晰……
中鐵十七局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三標項目立足建設要求,以標準化建設為基礎,以精細化管理為導向,推動項目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管理,高標準建設西渝高鐵。
【編輯:釗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