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歲月在不知不覺中過得很快,當我回想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梳理人生價值的意義時,“一事一生”這個詞閃入思緒揮之不去。在我們中鐵二十局四公司,有很多普通的人,他們熱愛工作,專心、用心做好本職,踐行著一事一生執著的信念。
王國春在1995年4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我第一次被單位派去參加局工會組織的演講比賽,題材內容就是關于王國春的。演講他的事跡,動情之處多次哽咽,雙眼飽含淚水。勞模的故事從此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心底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也為企業有這樣的小人物大情懷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名普通的鐵道兵戰士、內燃機車司機,在工作生涯中憑著不懈努力干出了極不平凡的業績,累計出乘8000余趟,有效防止各類事故400余起,培養人才上百名,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800多萬元。
勞模的故事溫暖包裹著我的內心,感覺世界很大很真實。它牽引著我穿越時光,前方的道路明亮開闊。在青春韶華時,我雖然沒有遠大抱負和理想,卻保持本分做人、踏實做事的秉性,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和經手的每一件事情。20多年過去后,與勞模王國春第一次在洛陽基地相見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眼前這位退休老職工,神采奕奕,他對著我微笑,沒有說話。我卻仿佛回到曾經的演講臺上,娓娓道來他的經歷。
隔壁鄰居劉正林是哥哥的初中同學,長相白凈,文靜不善言語,像極了小說里描繪的書生模樣。作為新時代的鐵建人,幾年前,默默無聞的劉正林突然間“火了”,從普通的電力機車操作手到勞模級別的技術專家,以工匠精神金榜題名逐漸成為“企業名人”、耀眼明星。記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到辦公樓找我出具評選勞模的單位證明。多年未見,靦腆文弱的小伙兒早已在工作崗位上鍛煉得沉穩自信,頗有一種范兒的感覺。都說時間催人老,老得不僅僅是容貌,還有沉淀的氣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劉正林刻苦學習、精益求精,圍繞崗位堅持一線創新,順利實現了“角色”和業務的雙轉型,成為企業鐵運專業的“標桿”。以他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平臺也正在發揮集智創新、技能傳承和示范帶動作用,激勵更多的員工以滿滿的自信銳意創新、攻堅克難。
洛陽基地是企業的后方家園,居住著374戶居民。為了讓離退休職工、家屬幸福生活,已經退休的殷燦騫,不忘初心,20年自覺踐行“家長”承諾,耐心細致地辦實事、做好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想方設法維修改造基地大院,建設文化基地,把曾經的老舊小區逐步改建成瀍河區楊文社區的精品示范小區、文明大院。
身邊的同事,有被授予“最美四公司人”道德之星的管道工呂德明,有樸實無華、一心撲在基地管理的主任喻潔,有考取一級建造師的學習楷模王曉惠,有對電工工作細致入微的老大哥盧湘黔……每一個人都在崗位上默默奉獻,值得贊揚。院里繁茂生長的一花一木是大家親手栽種,每一位老職工都是大家關懷的對象。基地員工堅守后方,一絲不茍地做好管理和服務,把愛和情送到大家心坎上,讓幸福之花開遍了大院。
日復一日的忙碌,日子過得很快,很多人匆匆行至中年,還沒有察覺轉眼滿頭青絲就有了白發。回頭看時,我們其實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成全自己,那就是“一事一生”。一輩子踏踏實實地、自覺干好本職工作,一生做好這件事就夠了。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