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青隧道順利貫通(李曉暉 攝)
4月14日,歷經3年多的艱苦鏖戰,中鐵十二局承建的廣湛高鐵全線重難點工程藍青隧道順利貫通,至此廣湛高鐵站前4標線下工程全部完成,徹底打通了連接云浮與陽江兩市的“最后一環”,施工進度領跑全線,為線路如期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湛高鐵是廣東省境內廣州市至湛江市的高速鐵路,起于廣州站,沿途經過佛山、肇慶、云浮、陽江、茂名、湛江等市,終至湛江北站,正線全長40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中鐵十二局承建管段長30.68公里,橋隧占比高達90%,此次貫通的藍青隧道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5736米,為單洞雙線隧道,洞身穿越多條斷層、淺埋偏壓段、強富水區,地質復雜、圍巖破碎,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藍青隧道穿越長距離強富水區,裂隙水運動復雜,水體呈股狀噴射而出,給施工生產帶來巨大困擾。”廣湛鐵路總工程師康大偉說,在雨季時期,涌水成倍增長,堪比“水簾洞”,日最大涌水量近萬方,相當于10余個標準游泳池。
面對復雜的隧道地質條件,項目團隊堅持“先探測、管超前、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和“巖變我變”的思路,綜合應用地質雷達、TSP、超前水平鉆探、三維激光掃描等先進探測手段勘測地質,對裂隙水發育路徑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遵循“堵排結合、以排為主”的處置原則,采用打“泄水孔”“徑向注漿”等措施,為隧道安全掘進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黨建與施工生產深度融合始終是企業探索的重要課題,如何將黨建優勢轉化成為項目建設的內在動力,進而有效破除黨建與生產“雙線行駛”的客觀現象?廣湛鐵路項目部作出了生動詮釋。他們大力開展“安全哨所”黨建品牌建設,黨員帶頭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修訂、安全業務培訓等安全生產活動。為保障“安全哨所”切實生效,項目部還建立了專項安全檢查制度、哨所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對“安全哨所”內每個人員的工作情況、日常記錄、發現問題及整改情況的落實進行評比、排名、獎懲、公示。
“安全哨所系列制度推行初期壓力重重,層層防線的安全關卡無疑加大了職工的工作量,喜憂參半的獎懲制度引得不少職工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列入被懲罰的人群中。”項目黨支部書記趙慶嶺說。為打破這一僵局,項目領導班子率先垂范,自上而下主動認領任務,直面安全隱患,解決問題不敷衍,向全體職工彰顯“安全哨所”的建立勢在必行。“安全哨所”實行以來,共查找整改128個安全問題,提出16條行之有效的安全建議,下發考核通知26份,項目部的安全生產也由“單線作戰”向“整體推進”轉變。
作為全線首家完成全部線下工程的施工單位,“效率”和“效益”成為廣湛高鐵4標項目部的代名詞。施工中建設者堅持“高標準推進、常態化管理”,他們將標準化管理滲透到“質量、安全、工期、環保和創新”等日常工作的每一環節,實現了“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結果達到標準”的“常態化”管理目標,真正做到了“評時”與“平時”一個樣,極大地減少了因迎檢、整改導致的窩工甚至停工,施工生產保持平穩快速推進。
談及如何在高手如林的廣湛高鐵中脫穎而出,項目負責人楊鮮明說:“與勞務隊建立‘榮辱共同體’是高品質履約的取勝之匙。”
他們致力于打造“服務型”項目部,通過建立系統性管理制度,做到明確權責、責任到人,各部門全力確保現場所需的物資、設備、技術等要素跟進到位,現場技術員積極努力服務生產、服務一線,一心一意把勞務隊當作為項目創造價值的朋友,腳踏實地為他們想辦法、出主意,同心同德推進生產;同時他們為勞務隊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把考核獎懲與施工進度掛鉤,讓勞務隊有活干、不窩工,有賺頭、不賠本,在增進雙方信任中創造更多價值。多方保障下藍青隧道做到了安全施工、快速施工、均衡施工,取得了時速350公里高鐵大斷面全拱架施工環境下平均月掘進85米的優異成績。
自上場以來,廣湛鐵路項目部先后取得了全線第一家進洞、第一個掌子面掘進超過1000米、第一座隧道貫通、第一家襯砌工程通過首件驗收、全線首個完成全部線下建設任務的單位,綜合施工進度始終保持全線第一。
廣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鐵路客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東省歷史上標準最高、線路最長、投資最大、方案最復雜的鐵路。建成通車后,對提升粵西區位優勢及承接產業轉移、帶動粵西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助力廣東省打造“一核兩極多支點”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