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生涯,是軍人一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沒有當過兵的人,可能無法理解軍人的情感。
對于已經退休多年的鐵道兵父親而言,除了親情,最讓他掛懷的就是戰友之間的情誼了!
父親是1977年入伍,1984年鐵道兵集體轉業,幾十年跟隨中國鐵建走南闖北,風餐露宿,在他們手中搭建的一座座橋梁、一條條公路、隧道、一棟棟樓宇,遍布在城市山川,直至2016年正式退休,父親依依不舍告別了堅守多年的工作崗位,告別一起奮斗的戰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戰友們相繼轉業、退休,大部分已分散于四方,天南海北,相聚不易。父親也總是懷念起他們當兵入伍的時光,懷念他們一起打隧道、修鐵路、架橋梁的崢嶸歲月。甚至孫兒們都能默背出爺爺曾經修過的“大秦鐵路”“西安北站”“沈山鐵路”……可以說,祖國各地都曾留下過他們辛勞的汗水。
“老班長,我找到組織啦,拉你進微信群啊”“老連長,給您敬禮!”“四十多年沒見了,我們都成老頭子啦”……去年,一個名為“鐵八師三十九團”的微信群,讓退休多年的父親重新“鮮活”了起來。
人生情有千萬種,最是難忘戰友情!
父親無數次感謝這個科技發達的新時代,讓他們這些曾經一度以為退役或退休即是永別的老兵們,得已借助微信群再次凝聚了起來,讓天南海北的兄弟們能夠再續戰友情。他們在群里憶往昔、話現在,分享著彼此的喜悅,即使分別數十載依然親密無間。尤其是當父親接到多久不見老戰友的視頻電話時,總會無比的興奮,老爺子說話的聲調都會上升好幾個K,濃濃的戰友情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傳遞著。
今年五月,因為疫情遲遲未能舉辦的戰友會終于拉開了帷幕,父親和母親頭一次“狠心”拋舍下家里的孫兒們,即使要中轉兩個站點,乘坐長達八個多小時的高鐵,也義無反顧的奔向湖北荊州——鐵八師三十九團戰友會現場。
我們一度很擔心多年未出遠門的父母會很疲憊,但從家庭微信群里不斷傳來的現場照片,不難看出父親壓抑不住的興奮和雀躍。
“哇!爺爺好帥!”照片上,一群身著統一配發的帶有“鐵八師三十九團修理連”標識的橄欖綠T恤衫的老兵們以標準的軍姿站立合影,一個個挺拔的身影,即使已經滿頭鶴發,風采卻依舊不減當年。都說軍人退役不褪色,即使過去了四十年,他們依然割舍不掉深入骨子里的軍人情懷,無論是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仍舊保持著軍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依稀記得曾經有一次在西安北站項目開工儀式籌備的時候,項目領導讓父親組織一支工人方隊,想對外展現一下央企鐵兵的氣勢。父親真就把當年帶兵勁頭使出來了,利用下班時間,完全按照新兵標準開展方隊“嚴訓”。“一二一,一二三四……”,工人們從一開始的苦不堪言,到后面慢慢地被鐵道兵的這股不怕苦的堅韌精神折服,最終在開工儀式當天再現了鐵兵風采,引得參加儀式的業主、設計單位的領導們連連稱贊,這段“帶兵”的經歷著實讓父親過了把“兵癮”。每每想起父親的“嘚瑟”總是能笑出聲來。
不僅如此,父親還把部隊作風帶到了生活中,教導孫兒們站軍姿、走正步,教導他們學會獨立和堅強,更甚者住個院,都不忘帶動病友們疊“豆腐塊”,還被護士長列為了標兵病房……
父親總說“堅守崗位也是一種軍人情懷”,即使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名譽,卻依然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塑造著不平凡的敬業與擔當精神。他們甘愿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付出滿腔熱忱,捧出全部真誠,愿為祖國的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我們是忠誠的退伍老兵,緊跟著黨走了半個世紀,我們跟黨走,神州到處都有足跡……”一群幸福的退伍老兵,處于夕陽年華,盡情歌唱著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最強音,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鐵兵,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更要舞出屬于我們新時代的磅礴旋律。
青山常在人未老只爭朝夕,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用自己的足跡,奮力書寫自己的歷史,堅定不移跟黨走,為奮力實現偉大中國夢添磚加瓦!
【編輯:釗倫】